欢迎来到奇葩栖息地!欢迎加入Discord服务器:XfrfHCzfbW请先至特殊:参数设置验证邮箱后再进行编辑。特殊:参数设置挑选自己想要使用的小工具!不会编辑?请至这里学习Wikitext语法。

代微积拾级

来自奇葩栖息地
SkyEye FAST讨论 | 贡献2024年3月10日 (日) 07:17的版本 →‎函数
此页面使用了SimpleMathJax扩展渲染的TEX公式。

这些公式被包含在<math>(包括$\(\)及不换行的\[\]<chem>标签中,请稍等片刻等待前端渲染
关于在wiki上如何使用TEX,请参见帮助:数学公式

代微积拾级
出版时间
1859,清咸丰九年(己未)
1851(原著)
出版社
墨海书馆

米利堅羅密士譔,英國偉烈亞力口譯,海寧李善蘭筆述。

——《代微積拾級》

《代微积shè级》,由英国汉学家、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年4月6日-1887年2月10日)口译,清代数学家李善兰(1811年1月22日-1882年12月9日)笔述;1859年由上海墨海书馆(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出版。原著为美国数学家伊莱亚斯·罗密士(Elias Loomis,1811年8月7日-1889年8月15日)于1851年出版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据考证,李善兰翻译所用的底本,应为1852年再版的版本,而非1851年的初版(内容差别较大)。原著在1874年改版,在此之前有不下20个版次(包括1856年的第6版、1859年的第10版、1864年的第17版、1868年的第19版等),畅销程度可见一斑。

1872年(明治5年),这本书被福田半译至日文,但书中并未使用李善兰创立的对应符号系统(参见#符号),而是使用原著的符号。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中的定义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严谨。一方面,当时的微积分学基础并不牢固,(ε, δ)-极限定义还未出现,书中仍然只使用未严格定义的无穷小量来定义概念;另一方面,这本书本身就是入门教材,不应过于晦涩难懂。

作者

李善蘭,字壬叔,海寧人。諸生。從陳奐受經,於算術好之獨深。十歲即通九章,後得測圓海鏡、句股割圜記,學益進。疑割圜法非自然,精思得其理。嘗謂道有一貫,藝亦然。測圓海鏡每題皆有法有草,法者,本題之法也;草者,用立天元一曲折以求本題之法,乃造法之法,法之源也。算術大至躔離交食,細至米鹽瑣碎,其法至繁,以立天元一演之,莫不能得其法。故立天元一者,算學中之一貫也。並時明算如錢塘戴煦,南匯張文虎,烏程徐有壬、汪曰楨,歸安張福僖,皆相友善。咸豐初,客上海,識英吉利偉烈亞力、艾約瑟、韋廉臣三人,偉烈亞力精天算,通華言。善蘭以歐幾里幾何原本十三卷、續二卷,明時譯得六卷,因與偉烈亞力同譯後九卷,西士精通幾何者尟,其第十卷尤玄奧,未易解,譌奪甚多,善蘭筆受時,輒以意匡補。譯成,偉烈亞力歎曰:「西士他日欲得善本,當求諸中國也!」

偉烈亞力又言美國天算名家羅密士嘗取代數、微分、積分合為一書,分款設題,較若列眉,復與善蘭同譯之,名曰代微積拾級十八卷。代數變天元、四元,別為新法,微分、積分二術,又藉徑於代數,實中土未有之奇秘。善蘭隨體剖析自然,得力於海鏡為多。

粵匪陷吳、越,依曾國籓軍中。同治七年,用巡撫郭嵩燾薦,徵入同文館,充算學總教習、總理衙門章京,授戶部郎中、三品卿銜。課同文館生以海鏡,而以代數演之,合中、西為一法,成就甚眾。光緒十年,卒於官,年垂七十。

善蘭聰彊絕人,其於算,能執理之至簡,馭數至繁,故衍之無不可通之數,抉之即無不可窮之理。所著則古昔齋算學,詳藝文志。世謂梅文鼎悟借根之出天元,善蘭能變四元而為代數,蓋梅氏後一人云。

[取自《清史稿·列傳二百九十四·疇人二》]

影印本

符号

字母

符号表,注意希腊字母ΡΜ对应颠倒

在书中,小写拉丁字母以天干(10个)、地支(12个)和物(w)、天(x)、地(y)、人(z)对应;小写希腊字母二十八宿的前24个对应。大写字母将小写字母对应的汉字左侧加上“口”来表示,即使加上口字旁的字已存在,也按照小写的读音来读(例如小写的v对应“亥”,那么大写的V对应的“咳”也读作hài)。另外还有一些专用的符号单独对应。

符号对照表
A jiǎ a Α jiǎo α jiǎo F hán
B 𠮙 b Β kàng β kàng f
C 𠰳bǐng c Γ γ ϕ 𭡝hán
D d Δ δ ψ
E 𱒐 e Ε xīn M
F 𠯇 f Ζ 𠳿wěi ζ π [表注 1]
G 𱓒gēng g Η 𱕍 η ε (讷)[表注 2]
H xīn h Θ dǒu θ dǒu d wēi[表注 3]
I 𠰃rén i Ι níu ι [表注 4]
J 𱓩guǐ j Κ 𠯆 κ
K k Λ λ
L choǔ l Μ 𠱓wēi[表注 5] μ
M 𠻤yín m Ν shì ν
N 𠰭mǎo n Ξ ξ
O chén o Ο kuí ο
P 𱒄 p Π lóu(喽)
Q q Ρ wèi[表注 6] ρ
R r Σ 𭈾mǎo σ mǎo
S s Τ (哔) τ 畢(毕)
T yǒu t Υ υ
U u Φ shēn𰇼
V hài v Χ 𠯤jǐn χ
W 𭈘 w Ψ 𠺌guǐ
X 𱒆tiān x Ω ω
Y y
Z rén z

运算符及其他引进符号

LaTeX HTML 说明
[math]\displaystyle{ \bot }[/math][表注 7] [表注 8] 正也,加也[表注 9]
[math]\displaystyle{ \top }[/math][表注 10] [表注 11] 負也,減也[表注 12]
[math]\displaystyle{ \times }[/math][表注 13] ×[表注 14] 相乘也
[math]\displaystyle{ \div }[/math][表注 15] ÷[表注 16] 約也,或作[math]\displaystyle{ - }[/math]
[math]\displaystyle{ :::: }[/math] :::: 四率比例也
[math]\displaystyle{ () }[/math] () 括諸數為一數也,名曰括弧
[math]\displaystyle{ \sqrt{} }[/math][表注 17] 開方根也
[math]\displaystyle{ = }[/math] = 等於[表注 18]
[math]\displaystyle{ \lt }[/math] < 右大於左
[math]\displaystyle{ \gt }[/math] > 左大於右
[math]\displaystyle{ 0 }[/math] 0 無也
[math]\displaystyle{ \infty }[/math][表注 19] 無窮也

注释

  1. 圆周率
  2. 自然常数,疑似应为e。
  3. 音同“微”,指微分号。
  4. 音同“积”,指积分号。
  5. 书中表格与Ρ颠倒。
  6. 书中表格与Μ颠倒。
  7. \bot
  8. U+22A5,&bottom;&bot;&perp;&UpTee;&#8869;
  9. 此处并非垂直符号[math]\displaystyle{ \perp }[/math]\perp)或⟂(U+27C2,&#10178;)。不使用加号+(U+002B,&#plus;&#43;)是因为易与汉字数字“十”混淆。此为“上”的古字(丄,U+4E04,&#19972;)。
  10. \top
  11. U+22A4,&top;&DownTee;&#8868;
  12. 不使用减号−(U+2212,&minus;&#8722;)或连字暨减号-(U+002D,&#45;)是因为易与汉字数字“一”混淆。此为“下”的古字(丅,U+4E05,&#19973; )。
  13. \times
  14. U+00D7,&times;&#215;
  15. \div
  16. U+00F7,&divide;&#247;
  17. \sqrt{}
  18. 与原符号不同,书中为防止与汉字数字“二”混淆而被拉长。
  19. \infty

术语

书中新创了大量术语,其中有很多沿用至今。

函数

在卷十的开头,可以看到那句经典名句:

微分之數有二,一曰常數,一曰變數;變數以天地人物等字代之,常數以甲乙子丑等字代之。

凡式中常數之同數俱不變。如直線之式爲[math]\displaystyle{ 地\xlongequal{\qquad}甲天\bot乙 }[/math],則線之甲與乙,俱僅有一同數任在何點永不變,而天與地之同數則每點皆變也。

凡此變數中函彼變數,則此爲彼之函數。

如直線之式爲[math]\displaystyle{ 地\xlongequal{\qquad}甲天\bot乙 }[/math],則地爲天之函數;又平圜之式爲[math]\displaystyle{ 地\xlongequal{\qquad}\sqrt{味^二\top甲^二} }[/math],味爲半徑,天爲正弦,地爲餘弦;橢圓之式爲[math]\displaystyle{ 地\xlongequal{\qquad} }[/math]/𠮙[math]\displaystyle{ \sqrt{二呷天\top天^二} }[/math],皆地爲天之函數也。

設不明顯天之函數,但指地爲天之因變數,則如下式[math]\displaystyle{ 天\xlongequal{\qquad}函(地) \ 地\xlongequal{\qquad}函(天) }[/math],此天爲地之函數,亦地爲天之函數。

[取自《代微積拾級·卷十 微分一·例》]

原文如下:

{{{1}}}

[取自{{{2}}}]

“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则此为彼之函数”(One variable is said to be a function of another variable, when the first is equal to a certain algebraic expression containing the second.)这句话,往往被讹传为出现在李善兰另一译作《代数学》中,其实并非如此,出处就是《代微积拾级》。

微分

同样是卷十,可以看到微分的定义:

函數與變數之變比例俱謂之微分,用彳號記之。如 [math]\displaystyle{ 戌\xlongequal{\qquad}天^三 }[/math],則得比例 𢓍 : [math]\displaystyle{ :: 一 : 三天^二 }[/math]𢓍,爲天與戌之微分。后皆仿此,用表天與戌之變比例。以一四兩率相乘,二三兩率相乘,則得[math]\displaystyle{ \xlongequal{\qquad}三天^二 }[/math]𢓍。此顯函數戌之變比例,等于 三天 乘變數天之變比例。以𢓍約之,得𢓍/[math]\displaystyle{ \xlongequal{\qquad}三天^二 }[/math]。此顯變數之變比例,約函數之變比例,等于函數之微係數也。如戌爲天之函數,三天 爲戌之微係數,此舉立方以㮣其餘。

[取自《代微積拾級·卷十 微分一·論函數微分·第二款》]

原文如下:

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Differential Calculus, Section I, Differentiation of Algebraic Functions, Proposition II - Theorem

[取自{{{2}}}]
注意,时至今日,微分号为了与量区别而记作[math]\displaystyle{ \mathrm{d} }[/math],书中的微分号仍然是斜体[math]\displaystyle{ d }[/math]

书中所称“Differential Coefficient”,译作“微系数”,今天称作导数(Derivative)。无论是中英文,这种古老的说法都已很罕见。

积分

在卷十七,定义了积分:

積分爲微分之還原,其法之要,在識別微分所由生之函數。如已得 天 之微分爲 二天𢓍,則有 二天𢓍,即知所由生之函數爲 天,而 天 即爲積分。

已得微分所由生之函數爲積分。而積分或有常數附之,或無常數附之,既不能定,故式中恒附以常數,命爲𠰳𠰳或有同數,或爲〇,須攷題乃知。

來本之視微分,若函數諸小較之一,諸小較并之,即成函數。故微分之左係一禾字,指欲取諸微分之積分也。如下式 禾二天𢓍[math]\displaystyle{ \xlongequal{\qquad} 天^二 \bot }[/math]𠰳。來氏說今西國天算家大率不用,而惟用此禾字,取其一覽了然也。

[取自《代微積拾級·卷十七 積分一·總論》]

原文如下:

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Integral Calculus, Section I, Integration of Monomial Differentials

[取自{{{2}}}]

实际上,书中的积分号仅仅写作,没有写得像今天的[math]\displaystyle{ \int }[/math]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