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页面的编辑正在进行中。

请帮助我们扩充或改进这篇文章。
附加说明:设定仍处于初稿阶段,还望不吝赐教

在一定程度上,本页面的设定作为APH的同人存在。也就是说,本页面会放在APH的背景之下进行设定。

写在之前的说明

关系

首先得明确一点,现实中的国与国关系,可以概括为下面这句话: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A nation has no permanent enemies and no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温斯顿·丘吉尔

而对于统一国家内的地区而言,这种关系会被削弱很多。毕竟大家都是中华儿女,不会互相之间为了利益而剑拔弩张。更何况,这年龄都在一两千岁的各位在一家也几百年了,在利益之上更多的是亲情与友情。

鉴于和APH一样,人物存在从古至今,人物间所涉及的关系不应仅仅来源于现代,更应当要立足于历朝历代所积累下来的关系。举个例子:现在普遍认为苏北比苏南穷这一点,如果往先前看,苏北苏南这个概念其实形成时间并不长;况且近代以前,按今天的划分来看,苏北很多时候可能比苏南还好一些,至少绝不比苏南差。因此,绝对不存在苏南的各位会歧视苏北的各位。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现在一时的事情,而过去和未来都不同于现在。同样的例子还有所谓“xx市人眼中的江苏各市”一类的梗图。

散装

其次,就是江苏本身所谓“散装”的特性。这一点只能去怪朱元璋,在划分南直隶的时候特意夹成了“三明治”,把三块地域夹在了一起,文化差异极大。也就是说,“徐州是山东人”之类的观点就是这样划分的结果。大概如下表所示:

“三明治”示意图(使用现代地名)
黄河
黄淮 徐州 宿迁 淮安[注 1] 盐城
淮河
江淮 扬州 泰州 南通
长江 南京 长江
江南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上海
  1. 黄河夺淮前,淮阴城位于淮河南侧(水南为阴);现淮安市区位于人工开凿的淮河入海水道北侧。

至于“南京是安徽人”的来源,本身南直隶就是以南京为中心划分的,清朝江苏、安徽分省后,南京理所当然被夹在了中间。南京被划给了江苏,很难说是真的在文化是偏向江苏;毕竟南京虽然处于长江以南,文化却是属于江淮一带的,跟旁边苏南的各位所属的江南文化格格不入。

设定

对一些APH同人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借鉴。人物性别保证较为均衡,是程序抽签得出的,绝对公平公正。人物外貌不知道怎么设定,所以咕了!(理直气壮)出生时间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给出的,见江苏各地级市建城时间及历史名称(虽然页面没写完)。当然,在历史事件中使用现在的名字是不合理的,所以这个页面也把历史名称列出来了,在此不再赘述。

南京

出生:前473年(周元王四年),越国大夫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筑越城。

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城市,重工业城市(是真的)。安徽人(见上文),超脱于苏南苏北之外。经济和人口常年比苏州低一位(位列江苏第2)。设定是女孩子(反正好像大家都这么写),大概是因为曹雪芹出生在南京,“金陵十二钗”确实家喻户晓。

家里的方言(南京官话)曾经在明清全国通用,各地书生都要讲一口地道的金陵音去考试,正统地位晚清才被北京话取代。当然,大概跟今天的南京话没什么关系。南京菜正名叫京苏菜,鸭鹅菜肴尤其著名,没有一只鸭子能游过南京)

孙权于此称帝,被诸葛亮叹为“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从此即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如今,由于散装的原因,在省里并没有什么架子可言,是和蔼可亲的2500多岁的大姐姐(大嘘)。经历过各种大起大落,隋灭陈时家里被下诏“平荡耕垦”,被夷为平地;近代史承受过太多苦痛(《南京条约》、湘军屠城和南京大屠杀),以至于现在的性情与近代前相比,相对而言仍然会冷漠一些。但是从未因为这些事情而被打倒,每一次都很快就从废墟中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