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点下的高中物理:修订间差异

添加1,503字节 、​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InPageEdit] →‎切伦科夫辐射:​ 没有编辑摘要
Zly讨论 | 贡献
([InPageEdit] →‎切伦科夫辐射:​ 没有编辑摘要
第575行:
若扰源以亚声速运动,则产生的扰动可传到扰源之前,因而不形成马赫锥。
====== 切伦科夫辐射 ======
契伦科夫辐射是介质中运动的物体速度超过光在该介质中速度时发出的一种以短波长为主的电磁辐射,其特征是蓝色辉光。
 
这种辐射是1934年由前苏联物理学家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契伦科夫发现的,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根据狭义相对论,具有静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真空中的光速<math>c</math>,而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群速度)是小于<math>c</math>的,例如在水(折射率<math>n≈1.33</math>)中光仅以<math>0.75c</math>的速度在传播。
 
物体可以被加速到超过介电质中的光速,加速的来源可以是核反应或者是粒子加速器。
 
当超过介电质中光速的粒子是带电时(通常是电子)并通过这样的介质时,契伦科夫辐射即会产生。
 
和契伦科夫辐射类似的是超音速飞行器或子弹的音爆现象。
 
由超音速物体产生的音波速度无法快到足以离开物体,因此波“堆积”了起来,形成了一个震波波前。
 
类似的情形,快船超过水波速度时也会在水面上产生很大的弓形震波。
 
相同地,当一个带电的超光速粒子行经绝缘体,会产生光子振波。
 
如图所示,<math>c</math>是真空光速,<math>n</math>是介质的折射率,<math>v</math>是粒子速度(红色箭头),<math>β=v/c</math>。
 
蓝色箭头则是发出的光。几何上,此二方向之角度关系为:<math>v=βc>c/n</math>。
 
====== 多普勒效应 ======
== 电磁学 ==
28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