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奇葩栖息地!欢迎加入Discord服务器:XfrfHCzfbW欢迎加入QQ频道:r01m9y3iz6请先至特殊:参数设置验证邮箱后再进行编辑。特殊:参数设置挑选自己想要使用的小工具!不会编辑?请至这里学习Wikitext语法。

初高中物理对比:修订间差异

来自奇葩栖息地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Zly讨论 | 贡献
第7行: 第7行:


若无特殊说明,文中初中物理教材内容默认选自苏科版教材,高中物理教材内容默认选自人教版教材。
若无特殊说明,文中初中物理教材内容默认选自苏科版教材,高中物理教材内容默认选自人教版教材。

== 力学 ==
== 力学 ==

=== 质点运动学 ===
=== 质点运动学 ===

==== 初高中对比 ====
==== 初高中对比 ====

初中物理的运动学章节位于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初中物理的运动学章节位于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40行: 第36行:
* <math>v=gt</math>
* <math>v=gt</math>
* <math>h=\frac{1}{2}gt^{2}</math>
* <math>h=\frac{1}{2}gt^{2}</math>

==== 更为严谨的补充 ====
==== 更为严谨的补充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math>v=\frac{x}{t}</math>。
<math>v=\frac{x}{t}</math>。
第49行: 第43行:


在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为<math>\overline{a}=\frac{\Delta v}{\Delta t}</math>。瞬时加速度为<math>\frac{\Delta v}{\Delta t}</math>趋近于零时的平均加速度,数学表达式为<math>a=\mathop{{ \text{lim} }}\limits_{{ \Delta t \to 0}}\frac{{ \Delta v}}{{ \Delta t}}=\frac{\mathrm{d}v}{\mathrm{d}t}</math>。
在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为<math>\overline{a}=\frac{\Delta v}{\Delta t}</math>。瞬时加速度为<math>\frac{\Delta v}{\Delta t}</math>趋近于零时的平均加速度,数学表达式为<math>a=\mathop{{ \text{lim} }}\limits_{{ \Delta t \to 0}}\frac{{ \Delta v}}{{ \Delta t}}=\frac{\mathrm{d}v}{\mathrm{d}t}</math>。

=== 质点静力学 ===
=== 质点静力学 ===

==== 初高中对比 ====
==== 初高中对比 ====

初中物理的力学章节位于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初中物理的力学章节位于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69行: 第60行:


鉴于初中没有提到静摩擦力,这显得更加不可理喻。只学过初中物理的同学会很痛苦,他们会觉得“摩擦力是个坏蛋”,只能阻碍运动。而实际上,摩擦力只是阻碍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而不是阻碍运动。随便举一个例子,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但其并没有阻碍物体的运动。
鉴于初中没有提到静摩擦力,这显得更加不可理喻。只学过初中物理的同学会很痛苦,他们会觉得“摩擦力是个坏蛋”,只能阻碍运动。而实际上,摩擦力只是阻碍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而不是阻碍运动。随便举一个例子,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但其并没有阻碍物体的运动。

=== 质点动力学 ===
=== 质点动力学 ===

==== 初高中对比 ====
==== 初高中对比 ====

初中物理的力与运动的关系章节位于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初中物理的力与运动的关系章节位于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91行: 第79行:


有了它,牛顿三定律才算是成功集齐,自此,牛顿力学逐渐圆满。
有了它,牛顿三定律才算是成功集齐,自此,牛顿力学逐渐圆满。

=== 机械能 ===
=== 机械能 ===

====初高中对比====
====初高中对比====

初中的机械能讲学的分布零散,集中在九上第十一、十二章。
初中的机械能讲学的分布零散,集中在九上第十一、十二章。


第101行: 第86行:


但是大多数的定义都是单薄的,有些表述不尽完美。
但是大多数的定义都是单薄的,有些表述不尽完美。

===== 功 =====
===== 功 =====

功的定义:
功的定义:


第111行: 第94行: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并不知道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呢?我们知道,力有方向,而距离没有方向(所以初中没有负功),难道功有方向吗?(然而事实证明并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并不知道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呢?我们知道,力有方向,而距离没有方向(所以初中没有负功),难道功有方向吗?(然而事实证明并没有。)

[[文件:Work and Displacement.png|缩略图|右|力、位移和距离]]
[[文件:Work and Displacement.png|缩略图|右|力、位移和距离]]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根据高中数学,能够将向量乘上另外一个量而使得这个乘积的结果为一个没有方向的量(标量)时,满足条件的只可能是点乘运算,这也就代表着距离应该是向量,可是显然距离不是向量(向量不会是曲线,就像图中所示)。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根据高中数学,能够将向量乘上另外一个量而使得这个乘积的结果为一个没有方向的量(标量)时,满足条件的只可能是点乘运算,这也就代表着距离应该是向量,可是显然距离不是向量(向量不会是曲线,就像图中所示)。
第122行: 第104行:


即:<math>W=Fl\cos\theta</math>
即:<math>W=Fl\cos\theta</math>

===== 机械效率 =====
===== 机械效率 =====
机械效率出自九年级上册十一章。(这一概念在高中物理中是没有的。{{heimu|或许是因为初中物理看实际生活,高中物理重理论分析的原因?|你知道的太多了}})
机械效率出自九年级上册十一章。(这一概念在高中物理中是没有的。{{heimu|或许是因为初中物理看实际生活,高中物理重理论分析的原因?|你知道的太多了}})
第135行: 第116行:


综上,就可定义机械效率:<math>\eta = \frac{W_{有用}}{W_{总}} \times 100 \% </math>。
综上,就可定义机械效率:<math>\eta = \frac{W_{有用}}{W_{总}} \times 100 \% </math>。

===== 动能 =====
===== 动能 =====

动能出自九年级上册十一章
动能出自九年级上册十一章


第151行: 第130行:


{{heimu|根据完全非弹性对心碰撞,动能损失和整个系统的原动能成正比|你知道的太多了}}
{{heimu|根据完全非弹性对心碰撞,动能损失和整个系统的原动能成正比|你知道的太多了}}

===== 势能 =====
===== 势能 =====

势能<math>\left(E_p \right)</math>又称“位能”,指的是 '''一个物体因为它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就是说,有一种力做功,它只看物体做功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类力称为'''“保守力”'''
势能<math>\left(E_p \right)</math>又称“位能”,指的是 '''一个物体因为它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就是说,有一种力做功,它只看物体做功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类力称为'''“保守力”'''


第173行: 第150行:


其实还有很多势能,如:分子势能,电势能等等。
其实还有很多势能,如:分子势能,电势能等等。

====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
====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功能原理:系统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内势能、动能和非保守力所做功以及系统所受外力做的功的总和,
功能原理:系统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内势能、动能和非保守力所做功以及系统所受外力做的功的总和,


第185行: 第160行:


或<math>\Delta E_p + \Delta E_k = 0</math>
或<math>\Delta E_p + \Delta E_k = 0</math>

=== 动量、角动量 ===
=== 动量、角动量 ===

==== 初高中对比 ====
==== 初高中对比 ====

动量和角动量在初中物理中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它有杠杆平衡条件公式:<math>\textup{动力}\left(F_1 \right)\times \textup{力臂}\left(L_1\right) = \textup{阻力}\left(F_2\right)\times \textup{阻力臂}\left(L_2\right)</math>
动量和角动量在初中物理中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它有杠杆平衡条件公式:<math>\textup{动力}\left(F_1 \right)\times \textup{力臂}\left(L_1\right) = \textup{阻力}\left(F_2\right)\times \textup{阻力臂}\left(L_2\right)</math>


第195行: 第167行:


力矩可以写为<math>M = F \times l</math>
力矩可以写为<math>M = F \times l</math>

==== 高中有关的所有公式、定律、定理 ====
==== 高中有关的所有公式、定律、定理 ====
{{heimu|(包括物竞)|你知道的太多了}}
{{heimu|(包括物竞)|你知道的太多了}}
第222行: 第193行:


刚体平衡条件:平动<math>\sum{F_i} = 0</math>,转动:<math>\sum{M_i} = 0</math>
刚体平衡条件:平动<math>\sum{F_i} = 0</math>,转动:<math>\sum{M_i} = 0</math>

=== 总结(美妙的守恒律) ===
=== 总结(美妙的守恒律) ===
从古至今,物理中最美妙的就是守恒与不守恒。
从古至今,物理中最美妙的就是守恒与不守恒。
第232行: 第202行:
朗道曾经说:能量守恒体现时间平移对称性,动量守恒体现空间平移对称性,角动量守恒体现空间转动对称性,电荷守恒体现整体规范对称性。{{heimu|具体怎么证请参考《朗道物理学教程:力学》|你知道的太多了}}
朗道曾经说:能量守恒体现时间平移对称性,动量守恒体现空间平移对称性,角动量守恒体现空间转动对称性,电荷守恒体现整体规范对称性。{{heimu|具体怎么证请参考《朗道物理学教程:力学》|你知道的太多了}}


但是,不守恒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宇称不守恒就诠释了宇宙在弱力作用下,正反物质不守恒,这才导致了物质湮灭时物质更占优势,而这万分之一的优势则构成了现在宇宙。
但是,不守恒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宇称不守恒就诠释了宇宙在弱力作用下,正反物质不守恒,这才导致了物质湮灭时物质更占优势,而这万分之一的优势则构成了现在宇宙。

== 电磁学 ==
== 电磁学 ==
=== 静电场 ===
=== 静电场 ===
第240行: 第209行:
=== 交流电 ===
=== 交流电 ===
=== 电磁波 ===
=== 电磁波 ===

== 光学 ==
== 光学 ==
=== 几何光学 ===
=== 几何光学 ===
=== 波动光学 ===
=== 波动光学 ===

== 热学 ==
== 热学 ==
=== 热学基本概念 ===
=== 热学基本概念 ===
=== 物质的聚集态 ===
=== 物质的聚集态 ===
=== 热力学定律 ===
=== 热力学定律 ===

== 近代物理学 ==
== 近代物理学 ==
=== 电磁波和狭义相对论 ===
=== 电磁波和狭义相对论 ===
=== 量子力学 ===
=== 量子力学 ===
=== 原子物理 ===
=== 原子物理 ===

[[分类:物理]]
[[分类:物理]]

{{Study}}
{{Study}}